资讯 搭建饲料产业上下游行业交流平台、生物发酵饲料研讨会日程公布
2018-11-07 发布
上海发酵展 biozl
第三届生物发酵饲料产品应用与技术创新研讨会
时 间:2018年9月5日14:00-16:40
地 点: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E1馆现场会议室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欢迎行业人员莅临指导
会议主题:无抗、安全、健康
国内饲料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高效生物饲料,提高粮食及非粮原料向畜牧产品的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是饲料产业发展方向。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提升饲料质量和营养品质是饲料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2018生物发酵饲料产品应用与技术创新研讨会”旨在搭建饲料产业上下游行业交流平台,发布生物饲料发酵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应用趋势,共同探讨生物发酵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诚挚邀请相关人员光临本次大会,参与交流研讨。
足立胜
报告题目:《 虾青素的现状和发展》
发言人:足立胜 教授 威海利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足立胜教授,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大学生物资源利用科学专业,博士学历。现任威海利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技术总顾问,曾任日本农林水产省研发部研究科研专家、宫崎大学农学工学综合研究系准教授、美国农业部特别研究员、法国国立农业研究所特别研究员、国家(日本)品质·安全性评委委员、食品科学专门委员、威海市特聘专家、德丰利达集团特聘专家。
陆杨
报告题目:《现场发酵饲料的制备与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发言人:陆杨 博士 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陆扬,博士,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健康养殖相关研究。2009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2008年和2016年在加拿大农业部农业农食品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动物科学系访问学习。曾主持完成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猪粪N2O微生物排放机制及调控研究”和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猪场沼液N2O排放的微生物机制及调控”。曾参与完成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标准化畜禽和水产养殖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示范-生态床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标准化大型养猪场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示范”和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畜禽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妊娠母猪及仔猪的福利养殖营养调控技术研究”等项目。现主持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功能性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开发应用与推广”,并参与农业部的“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点监测”项目和上海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生态养殖环境控制技术专业组的工作。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类新型的绿色生物饲料,尤其是新鲜的发酵饲料其活菌含量高,营养物质损失小,促进猪只健康,减少臭气排放效果更明显。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适合养殖场和饲料公司操作的现场发酵饲料制作工艺,一些影响发酵品质的关键因素,以及新鲜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不同阶段的应用案例。
孙瑞江
报告题目:《 农林废弃物的饲料化应用》
发言人:孙瑞江 执行秘书长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
孙瑞江,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副主编、《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2017》执笔副主编。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农作物秸秆、 禽畜粪便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包括能源、饲料、肥料、基料及原料化应用,生物发酵技术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中意义重大。生物饲料应用中液体发酵、固体发酵、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环境,工艺及效果介绍。

谢元杰
报告题目:《 枯草芽孢杆菌有氧发酵对豆粕抗营养因子去除的优势分析》
发言人:谢春元 高级畜牧师 韩国希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谢春元,博士,高级畜牧师,希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技术经理。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饲料工业中心动物营养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生猪低蛋白日粮饲喂条件下氨基酸的需要量,发表论文7篇,参与氨基酸国家标准两项。2007-2010年就职于北京资源集团,主要从事猪鸡营养和饲料评估相关工作;2013-2016年任大北农集团云中美有限公司产品总监,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和市场服务相关工作;2016年至今工作于希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氨基酸和蛋白原料应用推广相关工作。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本文分析了国内主要大豆加工产品抗营养因子及动物对抗营养因子的耐受情况,指出大豆制品中营养成分背后的抗营养因子更应引起关注,抗营养因子的关键指标仍有待研究,各类国产大豆制品抗营养因子水平各有特点,不同动物对抗营养因子耐受程度不一。通过对不同微生物对豆粕抗营养因子降解的比较研究发现,较乳酸菌和酵母菌,芽孢杆菌的蛋白和低聚糖降解能力更高;物料不进行高压灭菌,芽孢杆菌有氧发酵易被酵母和霉菌污染;两阶段发酵条件下,乳酸菌没有进一步降解抗原蛋白;乳酸菌蛋白分解能力有限,主要依靠外源蛋白酶降解物料蛋白;外源蛋白酶酶解豆粕需要增加脱苦工艺。
发言人:刘雪连 副主任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雪连(1980.10-),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博士,2009.7加入大北农集团,曾任大北农集团微生态技术中心技术总监、生物饲料事业部质控总监,现任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制剂工艺研究,生物饲料产品开发,以及检测与标准的建立工作,起草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863、973、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等国家重点项目。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我国是饲料大国,但我国的商品料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主,目前仍需要大量进口大豆、大麦、高粱等。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地源性饲料的开发成为饲料行业发展新趋势,也是影响饲料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地源性饲料具有特色的营养价值、不易加工处理、流通成本高、易变质、季节性强和有一定地理范围等特点。通过饲用微生物工程对地源性饲料进行发酵处理,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够对低值农副产品进行高值化利用,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饲料资源,有助于实现生态循环健康养殖。但是地源性饲料的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础研究有待完善、加工设备和养殖设施有待完善,缺乏有效的检测和评价标准。因此,发挥饲用微生物的菌种资源优势,开发地源性饲料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改善配套养殖设施,建立相应的检测和评价标准,对于发挥我国的饲料资源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
赵丽芳
报告题目:《 动物肠道的生物保护新技术》
发言人:赵丽芳 研发中心主任 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赵丽芳,女,博士,2008年于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 -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基因工程菌种构建、酶分子改造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曾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主持了北京市及河北省科技专项等。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2012年加入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公司研发中心主任,2015年任中国发酵产业协会酶制剂分会理事。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动物肠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饲料消化与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可阻止肠腔内病原微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侵入体内,是畜禽体内最*的免疫器官。因此,动物肠道的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抗生素的使用被人们认为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疫”的有效手段,但经过科学的研究,抗生素对肠道的健康是具有严重影响的。本报告主要针对动物肠道的生物保健提出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该方法具有可减少肠道疾病、提高消化吸收等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安全,不耐受性等等优势。
会议日程
1、地铁2号线至龙阳路站下,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2、地铁7号线至花木路站下,1/4号口出,根据展馆现场指示步行至1号报道大厅
抵达路线:机场
1、浦东国际机场→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东延伸段(广兰路方向),“广兰路站”下车,同站换乘地铁2号线(徐泾东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2、虹桥机场→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车
抵达路线:火车站
1、上海新客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1号线(莘庄方向),“人民广场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2、上海南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1号线(富锦路方向),“人民广场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3、虹桥火车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时 间:2018年9月5日14:00-16:40
地 点: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E1馆现场会议室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欢迎行业人员莅临指导
会议主题:无抗、安全、健康
国内饲料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高效生物饲料,提高粮食及非粮原料向畜牧产品的转化效率和饲料利用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是饲料产业发展方向。利用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提升饲料质量和营养品质是饲料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2018生物发酵饲料产品应用与技术创新研讨会”旨在搭建饲料产业上下游行业交流平台,发布生物饲料发酵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应用趋势,共同探讨生物发酵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诚挚邀请相关人员光临本次大会,参与交流研讨。

足立胜
发言人:足立胜 教授 威海利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足立胜教授,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大学生物资源利用科学专业,博士学历。现任威海利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技术总顾问,曾任日本农林水产省研发部研究科研专家、宫崎大学农学工学综合研究系准教授、美国农业部特别研究员、法国国立农业研究所特别研究员、国家(日本)品质·安全性评委委员、食品科学专门委员、威海市特聘专家、德丰利达集团特聘专家。

陆杨
发言人:陆杨 博士 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陆扬,博士,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健康养殖相关研究。2009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动物营养学博士学位。先后在2008年和2016年在加拿大农业部农业农食品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动物科学系访问学习。曾主持完成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猪粪N2O微生物排放机制及调控研究”和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猪场沼液N2O排放的微生物机制及调控”。曾参与完成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标准化畜禽和水产养殖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示范-生态床养猪模式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标准化大型养猪场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示范”和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畜禽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妊娠母猪及仔猪的福利养殖营养调控技术研究”等项目。现主持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功能性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开发应用与推广”,并参与农业部的“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点监测”项目和上海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生态养殖环境控制技术专业组的工作。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类新型的绿色生物饲料,尤其是新鲜的发酵饲料其活菌含量高,营养物质损失小,促进猪只健康,减少臭气排放效果更明显。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适合养殖场和饲料公司操作的现场发酵饲料制作工艺,一些影响发酵品质的关键因素,以及新鲜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不同阶段的应用案例。

孙瑞江
发言人:孙瑞江 执行秘书长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
孙瑞江,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副主编、《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2017》执笔副主编。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农作物秸秆、 禽畜粪便及林业废弃物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资源化利用包括能源、饲料、肥料、基料及原料化应用,生物发酵技术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中意义重大。生物饲料应用中液体发酵、固体发酵、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环境,工艺及效果介绍。

谢元杰
发言人:谢春元 高级畜牧师 韩国希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
谢春元,博士,高级畜牧师,希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技术经理。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饲料工业中心动物营养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生猪低蛋白日粮饲喂条件下氨基酸的需要量,发表论文7篇,参与氨基酸国家标准两项。2007-2010年就职于北京资源集团,主要从事猪鸡营养和饲料评估相关工作;2013-2016年任大北农集团云中美有限公司产品总监,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和市场服务相关工作;2016年至今工作于希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氨基酸和蛋白原料应用推广相关工作。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本文分析了国内主要大豆加工产品抗营养因子及动物对抗营养因子的耐受情况,指出大豆制品中营养成分背后的抗营养因子更应引起关注,抗营养因子的关键指标仍有待研究,各类国产大豆制品抗营养因子水平各有特点,不同动物对抗营养因子耐受程度不一。通过对不同微生物对豆粕抗营养因子降解的比较研究发现,较乳酸菌和酵母菌,芽孢杆菌的蛋白和低聚糖降解能力更高;物料不进行高压灭菌,芽孢杆菌有氧发酵易被酵母和霉菌污染;两阶段发酵条件下,乳酸菌没有进一步降解抗原蛋白;乳酸菌蛋白分解能力有限,主要依靠外源蛋白酶降解物料蛋白;外源蛋白酶酶解豆粕需要增加脱苦工艺。

刘雪连
报告题目:《 饲用微生物工程在地源性饲料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发言人:刘雪连 副主任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雪连(1980.10-),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态学博士,2009.7加入大北农集团,曾任大北农集团微生态技术中心技术总监、生物饲料事业部质控总监,现任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制剂工艺研究,生物饲料产品开发,以及检测与标准的建立工作,起草并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基金,863、973、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等国家重点项目。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我国是饲料大国,但我国的商品料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主,目前仍需要大量进口大豆、大麦、高粱等。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地源性饲料的开发成为饲料行业发展新趋势,也是影响饲料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地源性饲料具有特色的营养价值、不易加工处理、流通成本高、易变质、季节性强和有一定地理范围等特点。通过饲用微生物工程对地源性饲料进行发酵处理,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够对低值农副产品进行高值化利用,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饲料资源,有助于实现生态循环健康养殖。但是地源性饲料的开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础研究有待完善、加工设备和养殖设施有待完善,缺乏有效的检测和评价标准。因此,发挥饲用微生物的菌种资源优势,开发地源性饲料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改善配套养殖设施,建立相应的检测和评价标准,对于发挥我国的饲料资源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

赵丽芳
发言人:赵丽芳 研发中心主任 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赵丽芳,女,博士,2008年于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学位,2009 -2011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基因工程菌种构建、酶分子改造及微生物发酵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曾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主持了北京市及河北省科技专项等。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2012年加入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公司研发中心主任,2015年任中国发酵产业协会酶制剂分会理事。
演讲内容,报告摘要
动物肠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饲料消化与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可阻止肠腔内病原微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侵入体内,是畜禽体内最*的免疫器官。因此,动物肠道的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抗生素的使用被人们认为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疫”的有效手段,但经过科学的研究,抗生素对肠道的健康是具有严重影响的。本报告主要针对动物肠道的生物保健提出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该方法具有可减少肠道疾病、提高消化吸收等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安全,不耐受性等等优势。
会议日程
展会期间总会议日程

扫描二维码
进行登记报名
多重豪礼等您领
预登记可享受多大4种VIP服务
1、地铁2号线至龙阳路站下,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2、地铁7号线至花木路站下,1/4号口出,根据展馆现场指示步行至1号报道大厅
抵达路线:机场
1、浦东国际机场→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东延伸段(广兰路方向),“广兰路站”下车,同站换乘地铁2号线(徐泾东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2、虹桥机场→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车
抵达路线:火车站
1、上海新客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1号线(莘庄方向),“人民广场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2、上海南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1号线(富锦路方向),“人民广场站”下车,换乘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3、虹桥火车站→博览中心:乘坐地铁2号线(广兰路方向),“龙阳路站”下车,转乘组委会免费大巴直达展馆。
评论
相关展会
2024第13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系列展
2024-08-07
上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24第十二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
2024-03-05
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2023第十一届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
2023-08-04
上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23第十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济南)
2023-03-30
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2022第九届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济南)
2022-07-14
济南-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2022中国(济南)国际玉米深加工产业展览会暨发展大会
2022-07-14
济南-山东国际会展中心
2020第八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
2020-08-26
上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9第五届国际酵素产业博览会
2019-09-24
上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9第七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
2019-09-24
上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8第六届上海国际生物发酵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
2018-09-04
上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信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
汪 成
发表资讯219篇
最近内容
2023济南生物发酵系列大展在济南胜利开幕!
展位已全部售罄,2023济南生物发酵系列展
阳春三月,2023第11届生物发酵展将铿锵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