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一线酒企纷纷“走出去”,中国白酒进入国际化轨道还要多久?
响应“一带一路” 一线酒企纷纷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推进让国际间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历史先河中的丝绸之路首*由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丝绸、瓷器与茶叶开启,中国白酒作为另一类中国最*代表性的传统产品,也将打开中国国际贸易交流新的大门。
作为“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首的茅台国际化之路走得热火朝天,同为“中国三大名酒”之一的五粮液也不甘落后,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去年12月,以“醉美中国,世界共享”的 “中国艺术璀璨之约”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中国三大名酒”另一主角——剑南春作为活动的全程战略合作伙伴,响应“一带一路战略”,在联合国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此外,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贡酒等酒企都在不同程度地展开酒类国际化的探索和尝试。
国内消费趋于稳定 “走出去”裂变国际市场
虽然今年白酒市场回暖,白酒厂商们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库存高企、消费群体年轻化、城镇居民消费饱和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凸显出来。酒商分析团队认为,在国内白酒市场整体趋于平稳的发展趋势下,白酒产业从扩大内需转向扩大出口,由国内市场裂变出国际市场,或许可以解决行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然而中国白酒由于饮用习惯、文化习俗、产品食品标准等因素,目前并没有进入世界主流烈酒的消费市场。而且从目前名酒企业的国际化布局来看,他们中大多是出于企业本身的品牌营销需求。因为白酒国际化对于酒企而言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从而促进国内业绩增长。与此同时,白酒国际化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消化过剩产能。但是这两方面都不是出于海外市场的实际需求,白酒国际市场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提振文化自信 “走出去”需文化先行
在全球化浪潮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是中国酒企再上一个台阶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历史悠久的白酒文化被认为是打开海外市场的关键。
白酒采用独特的固态发酵法酿造而成,是我国独有的酒。在酿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原料不同,造就了不同香型、不同口感的白酒,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白酒又融入了中国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之中,是真真正正传承并代表了中华文化。
白酒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白酒走出去就代表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反过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又会促进中国白酒走出去,不仅能做大白酒产业,更能提振民族文化自信。此外,由于中国白酒与西方酒业酿造工艺不同,中国的白酒要走出去,还必须与当地的文化进行融合,借助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才能更快贴合消费者的饮酒习惯。
随着一线白酒企业纷纷开启了国际化征程,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通过这些酒企对白酒文化普及与推广等行为,让海外消费者首*对中国酒产生认知与认同,了解中国白酒文化,才有可能帮助中国酒企真正打开海外市场。
评论
相关展会
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CFDF 2025春糖)
第111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CFDF 2024秋糖)
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CFDF 2024春糖)
第109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CFDF 2023秋糖)
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第10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第105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第104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第10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2020济南秋季糖酒会)
第10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中糖新世纪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
郑佳林
发表资讯537篇
最近内容
第111届全国糖酒会明日深圳启幕,开启食品酒类行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第111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CFDF 2024秋糖)-线上购票
“要规模、要人气、要交易” 第111届糖酒会在深圳邀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