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3亿中国人的睡眠障碍背后,“缺觉”正在撬动4000亿产值?
扫码预登记
免100元门票
免排队入场
当代年轻人有三大痛——脱发、失眠、发胖。失眠又间接导致脱发、发胖。去年,话题#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也曾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5.4亿,睡得晚、睡得短、睡得浅成为国人睡眠的现实写照。一个新的风口随之出现:很多人开始愿意花钱买觉,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睡眠生意也开始蓬勃发展。
入睡困难,你不是一个人
从时长上看,国民睡眠质量连年下降。在2013年的睡眠指数报告中,中国人均睡眠时间长度为8.8个小时;进入2020年,国民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92小时,相比2013年减少了1.58小时;入睡时间通常在凌晨左右,相比2013年晚睡了2小时;同时,拥有深度睡眠的比例不到1/3。
年轻人情况更甚:Amazfit.米动大数据显示,69.3%的年轻人表示23:00之后才会睡觉,34.8%的年轻人入睡时间很长,半小时之内很难进入梦乡。越是被看作“八九点钟太阳”的年轻人,失眠越严重。以90后、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睡眠问题最为突出:睡得晚、睡不好、起不来。
失眠的现代人太过常见,晚睡的原因也大同小异。纪录片《追眠记》就曾描述失眠人群的痛苦,如学习压力太大无法入睡,常见于升学季的学生、考研党等;工作任务过多,经常深夜加班,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的城市上班族;心情抑郁,深夜情绪起伏大,无法入睡;对环境音过于敏感,抗干扰能力差,难以入睡或容易被吵醒... ...
影响健康、耽误工作,睡眠问题对睡眠障碍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可想而知。因此,长期存在睡眠问题的人群,就开始找寻各类助眠产品,试图通过消费,让自己睡得香、睡得舒适。尤其正在工作上升期,需要好身体打底子的年轻人们,更是舍得为解决睡眠问题而花钱,央视财经就曾报道过在某电商平台上,2019年1月至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增幅为118%,人数占总消费人数的比例为62%,超过了其他年龄群体的总和。
睡眠问题普及化、年轻化,消费者解决睡眠问题的需求愈发迫切、投入意愿也逐步提升,这也就催生了今天庞大的睡眠经济市场。
哄你睡觉,它们挺努力的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今天的“睡眠经济”本质上属于需求驱动型消费,但睡眠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则不仅限于需求本身。为了找回对睡眠这件事情的掌控权,消费者们没少折腾,而市场则是全程陪跑。
目前市场上,就有以下几种类别的热门产品:
1.医药保健品
医药保健品自然是消费者眼中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天猫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助眠类保健品销售同比增长超200%,2018年同比增长3倍。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市场上的失眠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部分苯二氮䓬类受体激动剂(分为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大多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但市面上的不少产品实际上在淡化自己的药物属性,包括一些进口褪黑素产品,不再做成胶囊、片剂的形态,而是做成了糖果、果冻,让消费者更容易放下顾忌。2019年10月21日至31日预售期间,天猫国际上的褪黑素软糖卖出超75000瓶,其中Vitafusion褪黑素软糖超25000瓶。
2.舒缓型产品
2016年,可口可乐曾推过一款产品睡眠水“Glaceau”。品牌网站称,这款助眠饮料能帮助夜晚睡眠质量不佳、工作疲劳、易失眠或浅眠者快速入睡。由于缺乏可靠的临床证明,饮料推出后就被消费者视为营销噱头。
不过,这并不影响企业发现这里可能存在的机会。根据投中网报道,中国食品企业,如旺旺、蒙牛、君乐宝,在2019年都陆续推出助眠功能饮品,入局助眠功能食品市场:旺旺在2019年6月推出“可辅助缓解疲劳和焦躁情绪”旺旺梦梦水,2019年9月底君乐宝推出200ml复合蛋白饮品“睡前一小时”,蒙牛也在2019年10月出了一款名为“晚上好”的洋甘菊口味牛奶饮品,添加了舒缓草本洋甘菊等具有安神效果的植物或食材。
相比起风险较高的医药保健品,以“安神”、“舒缓”、“助眠”为主打的饮料食材显然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更安全也更有潜力的选择。
类似的,也有一些另辟蹊径、低风险的保健类产品出现,比如说“泡脚包“。淘宝上卖得最好的一款泡脚包售价19.9元,内含老姜、藏红花、艾草等药材,月销可达15万以上,收货16万单。
国民睡眠质量已经连续多年下降,也许重来一次,90后仍不会选择早点睡觉。不过,市场上的问题与痛点所在,也正是机遇所蕴含之处,可以说一夜好眠越奢侈,“睡眠经济”的机遇就越大。但换个角度来想,当有更多人参与到“睡眠经济”之中,或许有睡眠障碍的用户离更有效、更可负担的解决方案,也就更近了一步。
*来源公众号:爆款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