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纳德来自西非加纳,这是他第二次来上海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首届进博会上,他交到了许多中国朋友,也有了一个亲切的本地称呼“苏哥”。操着一口发音纯正的普通话,他常常被误以为是在中国出生长大的。而博纳德本人对中国的认同感,也在走南闯北间,与日俱增。
在博纳德看来,中国人民很友好。24岁的他从北京语言大学毕业后,先回加纳开了家贸易公司,后又返回中国创办了分公司。他看好中国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生活的9年间,陆续把许多富有加纳特色的商品引入中国市场。在加纳朋友的眼中,博纳德经常参加中国的A级展会,他了解中国市场,值得信赖。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便是博纳德的首推项目。
“去年,加纳只有两家企业在标准展位,参展人数总共不到10人,今年经营小商品生意的企业来得比较多,差不多有20人。”第二届进博会开展前,博纳德便早早来到上海,忙着清点展品、布展、安排新的工作伙伴。新来的加纳展商,在上海工作、生活,事无巨细,他都要操办。“一直有人联系我,问怎么样才能来参展。我都给他们提供了比较便捷的方法。很多人都听说首届进博会的效果非常好,规模大,很专业!”博纳德说。
因为去年进博会上商品的热销和大量合作意向,博纳德和加纳的朋友们在原有非洲手鼓、木质工艺品、牛角工艺品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乳木果油、手工皮包等新的商品来参展。从昆明赶来的展商艾本,把展位上的生意全权委托给博纳德。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的艾本,看好勤快能干的博纳德,更看好这届进博会的收益。
“因为可能会有一些代理商来现场,和我们对接货物、签订合同,所以我们准备的展品数量要比去年多两三倍!”非洲元素、动感的音乐,为博纳德陈设的两个展位招揽来大量的客流。他了解中国顾客的心理和购买习惯,并提醒加纳来的伙伴,加快速度,跟上中国的节奏。“也因此,朋友们说我现在变成中国人了!”博纳德笑着说道。
市场的开放包容,物流的迅达,支付的便捷,让博纳德爱上中国。因为进博会,博纳德和他的加纳朋友们有了更密切的生意往来,相互扶持,并且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朋友圈。他们中有欧洲人、非洲人、美洲人,也有亚洲人。
维维科是印度凯吉凯钻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财务总监,第二次参加进博会的他,希望今年能实现利润翻番。在首届进博会上,他为公司带回了约1000万金额的订单。“在展会现场,我们能很快了解到中国顾客的消费习惯,还能看到全世界不同行业的最新产品。我觉得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桥梁,让中国看到世界,世界看到中国!”维维科说。
在第二届国家馆匈牙利展位上工作的凯特,去年成功协助匈牙利马术协会签约,今年,她再次受邀为匈牙利展商提供洽谈、翻译和落地服务。对凯特和许多世界“中国通”来说,6天进博会,除了忙碌的工作,还是难得一见的盛会。有音乐、有欢歌、有美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天涯海角的知音,一年一度重逢、相会。“进博会不单是一个行业的产品展会,在进博会能了解到全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见到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去年参加过的一些公司代表,今年也会再见。”凯特说。
来自全球各地的外国友人,就像一群生活在中国的友谊信使,在每一届进博会到来前,向全球发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家书”。古巴人奥马尔在中国生活了27年,对进博会的平台作用深有感触。奥马尔说:“自由贸易对外国产品到中国销售意义重大。在进博会,我们可以认识很多人,去发展更多的未来合作。”
在进博会流动的人海中,他们是一群特殊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却同样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们熟知中国的文化、商业、生活习惯,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他们在各国的展位上,架设桥梁,沟通世界,也成就自己。观察这群“中国通”的进博时光,我们看到他们主动向世界宣言——中国人民的友好、热情,中国市场的开放、包容。他们是与中国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好伙伴,也是与中国人民真诚相待、互学互鉴的好兄弟、好姐妹。第二届进博会闭幕,他们将重归于畅享世界自由贸易的人海中。
明年再相会,世界“中国通”!
来源: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