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江苏宜兴:水产整治取得成效
本报讯 江苏省宜兴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通过两年时间的努力,宜兴市于2017年启动的太湖沿岸3公里缓冲区内的水产养殖池塘专项整治全部完成。并于近日完成社会公示工作,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水产养殖是宜兴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湖荡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但传统落后的养殖模式客观上存在污染。“养殖池塘底泥和养殖尾水不经净化,直排入河易导致水体氮、磷等元素含量超标。”宜兴市水产畜牧站站长毛颖说。2017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对宜兴太湖治理工作的“督导意见”中指出“太湖及岸边3公里缓冲区仍有150平方公里的水产养殖,规模较2013年仅减少2.6%”的问题。为彻底解决问题,宜兴鼓励水产养殖户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发展生态循环养殖,严防水产养殖废水直排入河。尤其针对沿太湖3公里缓冲带水产养殖池塘,采取“分类施策、退治并举”的方式,开展综合整治。
在具体实施中,宜兴成立相关治理领导小组,并建立工作月报制和市级督查制,及时掌握和沟通各地工作推进情况,并将督查结果报宜兴市委、市政府、市“263”办及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建立健全养殖户台账资料,做到“一户一图一账”。为巩固全市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成果,宜兴实行属地负责制,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联合开展水产养殖污染防控长效管理。
“水产养殖面源污染整治不能‘一刀切’,水产养殖业还得主动提标升级,达到环保排放要求。”毛颖说。截至去年底,宜兴市实际完成12574亩水产养殖池塘的退养任务和验收,累计投入市级财政资金5658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根据规划,沿太湖3公里退出来的水面将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入驻,并适度种植莲藕、菱角等水生蔬菜,或建设生态湿地、湿地小区,构建对周边农业生产尾水实施梯度降解净化的防护体系。同时,引导农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在沿太湖3公里以外区域逐步压缩污染较大的乌鱼、鲈鱼等常规鱼养殖,发展对水体污染较少的虾蟹。目前,宜兴市已在官林、徐舍、高塍等多地进行了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业化流水槽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试点试验。(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