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3年实现新增效益2.8亿元!年出口花生及制品全国第一
7月3日半岛记者获悉,日前青岛市一个选育、推广花生新品种的项目荣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一等奖。为何能获这样的一个奖项,它的“含金量”有多高?据悉,该项目开展中,青岛市在6年时间里对全市完成了2~3轮花生品种(种子)全面更新;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目前青岛年出口花生及制品约20万吨,位居全国城市首位;项目实施近3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高达近2.8亿元。
全社会协同发展的结果
半岛记者看到,根据日前公布的2019年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名单,成果奖一等奖7项中,名列第一的是“高产优质出口抗逆性强系列花生新品种引进选育及大面积推广”,第一完成单位是青岛市种子站,第一完成人是吴兰荣。
7月3日,青岛市种子站副科长、研究员吴兰荣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介绍,依托国家良种补贴、青岛市“百万亩花生现代示范区建设”项目,仅在2010~2015年的6年时间里,即对全市完成了2~3轮的花生品种(种子)全面更新,花生栽培更加绿色提质增效,使全市农户科技观念发生转变,由被动接受推广技术转变成主动寻求新品种、新技术。
“从科研院所选育花生新品种,到新品种的筛选,依托着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到种植户的大面积种植,这是全市的工作成绩,是整个社会协同发展的优良结果。”吴兰荣说。
青岛花生种子走向全国
“通过多年探索尝试,从2005年结合推广工作,探索建立了新品种引进、小生态环境适应性试验、多点示范三个环节相互衔接的试验示范体系与一套成熟的综合评价模式。”吴兰荣表示,这种花生新品种试验示范体系,使得青岛市花生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驶入快车道”:引进筛选花生新品种(系)200余个,进行小生态环境适应性试验70余点次、花生新品种69个,持续筛选高产、优质、出口、抗逆性强花生优良新品种,择优示范30余点次、近20个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新品种10余个,形成青岛地区相对稳定的品种类型区域布局。
吴兰荣说,以优良新品种为材料基础,采用诱变杂交技术,育成花生新品种6个,均通过国家登记;充分利用筛选鉴定出的优良新品种,提高青岛地区与调种地两地适应性花生新品种选育,其中通过省级鉴定4个,2个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这些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显著提高了青岛地区花生品种纯度及质量,种子商品率及外调率提高了40%,促进了青岛及辐射区域花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提高了青岛地区品种外调目的地的针对性,将进一步促进青岛花生品种外调交易活跃度。”吴兰荣介绍,青岛花生种子已经外调到辽宁、吉林、安徽、河南、四川、新疆等省份,辐射范围很大。
3年实现新增效益2.8亿元
作为“高产优质出口抗逆性强系列花生新品种引进选育及大面积推广”项目,其最终落脚点是“出口”。据介绍,通过项目实施,显著提高了青岛及周边地区花生产品批货品质,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目前青岛年出口花生及制品约20万吨,位居全国城市首位。
“出口花生的品质要从多方面来看,外观品质方面,形状要漂亮的椭圆形;内在品质要有高油亚比;口感方面要好吃,软、香。项目中形成的评价标准,结合了科研院所的研究、国际上的出口要求、市场上的消费需求等方面,综合起来筛选合适的品种推广。”吴兰荣说。
项目实施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统计显示,2005年以来累计推广1046万亩花生新品种,2015~2017年累计推广374万亩;2010~2012年连续三年共建设花生良繁基地33万亩,良种纯度96%以上,良繁田平均单产增15%,项目技术应用区域平均单产增至352千克/亩,增产36.8kg/亩;同时,高效栽培技术减肥19.7%、减药24.0%,更加绿色提质增效。
同时,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也非常亮眼。项目实施的近3年时间里,实现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2.8亿元,约占项目区总产值的2.49%。
■链接 青岛喜获3个农牧渔业丰收奖
半岛记者7月3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19年度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获奖名单,本市共有3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自2012年至今,本市累计获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共18项。
青岛市种子站与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青岛华实种苗有限公司共同组织实施的《高产优质出口抗逆性强系列花生新品种引进选育及大面积推广》项目荣获成果奖一等奖,填补了自2012年以来青岛市争创省级丰收奖一等奖的空白。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实施的《猪链球菌病高通量高快速诊断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二等奖。此成果在20余省建立400余个猪链球菌病快速诊断示范猪场,累计诊断生猪360万余头,对猪链球菌病的早发现、早处置有重要意义,防止因猪链球菌病造成的养殖经济损失,有效杜绝猪链球菌病造成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青岛农业大学实施的健康高效肉鸡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制与推广应用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