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麦当劳CEO点赞中国特许经营伙伴速度快,又正密切关注“人造肉”潮流
快餐巨头麦当劳正在把目光放在一些未来潜在增长机会或趋势上,例如最近很火的“人造肉”,中国市场的提速开店扩张,以及收购机会。
近日,麦当劳全球首席执行官Stephen Easterbrook和麦当劳全球首席财务官Kevin Ozan出席了美国知名投资管理公司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的战略决策会议。记者了解到,该公司高层在会上探讨了麦当劳的商业策略新动向。
今天,记者就带各位看官来听听这些最新说法。
密切关注“人造肉”
会上,Easterbrook被问及了当下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人造肉”。
“毫无疑问,麦当劳对‘人造肉’有很大的兴趣,但是我们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因此,没有什么可以透露的。”他说,“但显然,无论是‘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还是Impossible Foods,都引发了外界巨大的争议。”
他表示,虽然纯素食的消费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但是要明白的一点是,当你尝试向如麦当劳这么大规模的业务中引入一些新东西时,首先要确保这一消费趋势是能够持续的。
其次,还要考虑到这将会增加厨房的复杂性。“我并不是在找借口,但这就是我们直到四年前才能够推出全日早餐的原因,因为这很复杂。但如果趋势足够强,你就必须找到一种处理复杂性的方法。”他说。
因此,Easterbrook认为,麦当劳现在正处于一个“想要真正了解消费者所想”的阶段,评估推出“人造肉”产品会对餐厅和日常经营有什么影响,然后再确定是否值得拥抱这一潮流。
例如,他表示,麦当劳想弄清楚这样的产品谁会去消费?“是一个现有的牛肉爱好者,他每十次、每五次或每三次来到店里,会选择吃一次‘人造肉’,还是它能够帮我们吸引新的顾客?”
“我们不想为了在这方面取得先发优势,而让自己承受压力。我认为,做正确的事情要好于赶着去做事。”Easterbrook说,“但毫无疑问,它很有意思。我们团队正在密切关注‘人造肉’。”
事实上,在考虑是否更大范围拥抱这一潮流的同时,麦当劳已经开始了小范围试点。记者介绍过,麦当劳公司此前在芬兰和瑞典市场推出了素食汉堡McVegan。
其他一些连锁餐饮也有所动作。今年早些时候,汉堡王也和另一家“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合作,在美国市场推出了“人造肉”汉堡。上月底,肯德基美国也表示,如果消费者对“人造肉”的态度依然积极,其将尝试推出“人造肉”产品。
中国的增长潜力
记者留意到,会上有分析师问道:“麦当劳在哪些地方的渗透率还不够高,因此仍然有增长空间?”Ozan说,中国市场“显然也包括在内”。
“中国值得一提,因为麦当劳大约两年前在这一市场进行了所有权变更,我们称之为战略合作伙伴。”Easterbrook接着补充道,现在麦当劳中国的大股东是一家国有企业,“他们比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并且比我们更快地完成工作”。
2017年,“新麦当劳中国”的最高管理团队成员
记者介绍过,在进入中国内地市场27年后,这家美式快餐巨头在2017年彻底改变了直营模式,与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一举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超过2700家餐厅都变成了特许经营门店。这是其在美国本土之外规模最大的特许经营业务。
“虽然我们以前开店也不能说不积极,但是每年新增餐厅数目大约就是250家左右,如今在我们合作后的头两年里,他们已经提升到每年新增400多家。”Easterbrook说。
因此,他形容道,麦当劳实际上已与一些“非常雄心勃勃的”特许经营合作伙伴结成同盟,正在看到开店步伐的提速。
“所以,(我们在谈论增长空间的时候,)不仅仅只跟我们自己的资本配置有关,它还涉及到要和对的合作伙伴建立关系,这些合作伙伴都要能够对(麦当劳的)长期发展抱有信心,并努力去抓住机会。”Easterbrook说。
记者此前介绍过,在2017年和中信和凯雷“组团”成功后,麦当劳立马发布了很有野心的第一个提速发展的“五年计划”。新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当时表示,计划到2022年底,中国内地麦当劳餐厅将从2500家增加至4500家,期间营业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今年4月,中信资本董事长兼CEO张懿宸曾在2019中国绿公司年会上表示,麦当劳在中国开店速度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聚焦在得来速是不对的;第二方面,因为是全球企业,开店计划分配是由总部决定的,而我们接手之后完全放开了,而且开店中特地强调在三、四线城市。”
张懿宸表示,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一二线城市的店数不分伯仲的,但前者在三、四店城市落后很多,主要原因是麦当劳总部对中国三、四线城市的经济信心是不够的。
麦当劳中国董事会主席张懿宸在2018年首次对外晒出了“金拱门”一周年的成绩单(资料图片)
“但是我们认为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劲非常强,有的店虽然第一年达不到销售标准,但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尤其是很多新社区的发展,这些店的后续表现会非常好。”他说,去年全年麦当劳新开店423家,平均每天不到一天就新增一家门店,“这些新店取得了成功,也证实了我们对中国快餐消费市场巨大潜力的判断是正确的。”
着眼未来机会
“简而言之,我成为CEO后花了两年时间用于恢复麦当劳,再花了两年专注于发展和执行增长计划。”他说,从2015年初至2017年初,工作重心在于让麦当劳业务的基本面重新走上正轨;随着各方面情形好转,自2017年3月起,该公司开始实施增长计划(Velocity Growth Plan)。
他表示,除了制定业务计划,麦当劳正在努力改变企业文化,尝试让决策更快、更愿意冒险的同时,能够实际上为顾客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有趣,让他们能够享受更高的价值,那么以我们(这么大)的规模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结合了。”他说。
事实证明,这些提振业务的措施已经见到成效了。
“业绩数字,大家都有目共睹了。”Easterbrook说,“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愿意相信业务潜力并愿意投资的特许经营商,我们全球各地市场的管理层在制定未来一到三年的计划时,开始有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他表示,这些都给了麦当劳机会,让该公司可以把目光稍微放得更长远,着眼于一些机会。“我们认为,这将使我们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他说。
对Dynamic Yield公司的收购就是一个例子。据外媒报道,今年3月,麦当劳宣布收购总部位于以色列的科技初创公司Dynamic Yield,该初创公司利用数据向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据知情人士透露,收购价格超过3亿美元。
这是麦当劳20年来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收购完成后,麦当劳将从今年开始在其美国市场推广相关技术,随后将推广到其他主要的国际市场,为消费者创造更个性化的体验。
最后,Easterbrook表示,麦当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然,工作永远都不会变得更容易,但我认为,我们在过去四年打下基础,能够让麦当劳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占据强大地位。”他说。
说到这里,记者也再对这家Dynamic Yield大数据公司展开一下。
根据华尔街日报在今年3月对麦当劳首席信息官Daniel Henry的专访,他当时给出了Dynamic Yield的一个应用场景:当你来到“得来速”时,麦当劳现在可以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天气对情况、“得来速”排队点餐的情况,以及其他消费者在同一个片区的点餐的情况,经过对有关信息的综合分析,麦当劳将为你给出消费建议。
“例如,如果外面天冷,我们又知道有人买了苹果派后还买了杯热咖啡,我们将开始整理这些信息,并对我们的消费者作出提示。随着数据越来越多,和每个消费者的互动过程也会变得越来越智能。”
他表示,麦当劳之所以想做这件事,是因为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他们日常所处的环境一部分,例如在线购物、网上订机票就是如此,消费者的体验正变得越来越个性化。
Daniel Henry指出,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是业务增长的动力之一,但这和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性也相关,还能够为员工简化科技的复杂性,所以是属于一篮子考虑。
评论
相关展会
2021厦门国际自有品牌展
杭州酷展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陈一笔
发表资讯1000篇
最近内容
朱丹蓬:创新中式菜单,洞开植物肉的未来
山东一正有机农牧李永军访谈:探索14年 有机让土地更有生命力
荣获“2020年十大中国经济新闻人物”,卢敏放引领蒙牛为全球乳业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