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国产饮料:老味道注入新活力
【国产饮料是百姓舌尖上的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背后是中国饮料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2017年,中国饮料年产量超过1.8亿吨,规模以上企业达2161家,主营业务收入近6125亿元。近年来,中国饮料行业发展不断取得佳绩,提出“做强做大”的目标。回顾国产饮料品牌的发展历程,有的经历过国企改革的大潮,有的面临进口饮料带来的压力,有的甚至曾一度消失。如今,国产饮料历经起起伏伏,重新绽放出中国饮料品牌的光芒。】
老味道 承载美好记忆
老牌国产饮料企业之所以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原因就在于抓住了国人味蕾,在怀旧风盛行的今天,用不变的老味道给予消费者味觉与心灵的双重满足。
在许多北京人的记忆中,喝北冰洋是当年的一种时尚。在物资相对匮乏的20世纪80年代,北冰洋是北京人难得的享受,冰峰汽水则在西安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
冰峰一直以来都是西安人钟爱的饮料。据统计,这瓶当地人再熟悉不过的橙子味汽水,西安市平均每人每年喝36瓶。依托于陕西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冰峰已经深深融入本土饮食文化之中,是一张意蕴丰富的陕西饮食文化名片。
西安冰峰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品牌部负责人苏丹冰表示:“冰峰坚持自有品牌不放松,坚决不放弃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立足本地本土,用老味道赢得了西安市民的认可。”
越低谷 把握时代节拍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饮料市场上,五花八门、类型多元的外国饮料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抢手货。外国饮料的大举抢滩,让国内饮料企业感到了真正的危机。
北冰洋也曾一度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2011年11月1日,北冰洋重新上市。一轻食品集团董事长李奇表示:“北冰洋复出,不是简单的复制。15年过去了,无论市场环境还是主要消费群体及其口味,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如何赋予北冰洋新的内涵,成为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相比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消费者,如今人们的口味更加多元,对饮料的需求呈现出差异化趋势。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企业才能把市场蛋糕切得更大。
此外,传统的批发销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开拓市场的需要,为了扩展外地甚至国外市场,满足线上销售需要,饮料企业也开始在包装上下功夫,满足长途运输要求。
勇创新 科技引领时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2014年以来,饮料行业增长持续放缓,进入近30年高速发展后的下滑调整期,创新升级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行业共识,科技进步成为推动饮料行业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创新一直是中国饮料人代代相传的基因。如今,露露建立了河北省杏仁蛋白饮料技术创新中心,多年来科技投入占比保持在4.7%。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内饮料企业更加注重科研队伍建设,不断开展产学研结合。娃哈哈集团成立了集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研究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等研发检测机构,研发人员达300余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2008年设立了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于2015年在北京密云设立汇源研究院,下设研发、育种、检测中心等部门。
为满足大批量工业生产需要,降低用工成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和流程监控,国内饮料企业正不断推进自动化生产线建设。
科技进步在给企业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让生产过程更加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观念成为越来越多饮料企业的价值观。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编写的《2018中国饮料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饮料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着力研发生态环保、清洁卫生、安全可靠、质量保障的饮料生产新工艺。以创新创造,大力提升饮料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康师傅饮品控股有限公司于2013年、2014年每年投入近3000万元进行工厂污水处理站建设。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通过中水回收等措施使工厂全年节水3.1万吨以上,节约天然气46万立方米以上。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饮料消费量从1982年的0.4公斤,增长到2017年的130公斤,行业发展有目共睹。未来,还需要考虑消费升级、包装创新、标签创新、口感创新、营养素创新等因素。中国饮料人正在不断满足消费新需求,以自强不息、奋发不止的姿态打造饮料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