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贝因美卖房自救,恒天然渐行渐远?
2019-04-12 发布
野马财经
连续两年亏损的贝因美终于在2018年扭亏为盈,这意味着昔日的*ST因美将摘帽ST,重回贝因美。这也是贝因美创始人谢宏,时隔7年再出山后拿出的第一份成绩单。就在财报公布后,贝因美股价连续多日上涨,截止4月12日,贝因美股价已由3月29日的6.73元/股升至8.17元/股。贝因美开始涅槃重生了吗?
近日,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贝因美”)公布2018年财报,报告期内贝因美(002570.SZ)实现营收24.9亿元,同比下降6.38%;净利润则达到了4111万元,同比增加103.8%。这也是继2016年和2017年的连续亏损后,贝因美首次扭亏为盈。
其实,整个2018年,贝因美的目标就是保壳摘帽。历经一年奋战,如今保壳成功、摘帽有望,贝因美又有了“奔头”。
加“贝”有望
2016年和2017年,因为净利润连续亏损,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贝因美的股票交易在2018年4月27日,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贝因美正式加入“ST家族”,其股票简称也由“贝因美”变更为“*ST因美”,而公司股票日涨跌幅由10%限制为5%。
随着昔日“母婴奶粉第一股”跌落神坛,2018年的业绩直接决定贝因美是否会被暂停上市。如今,财报出来,无论是贝因美的管理层和股东想必都可以缓一口气。
就在4月1日,贝因美已经正式向深交所提交申请,撤销其退市风险警示,意味着昔日的ST因美,将再次做回自己,重回“贝因美”。
不过财报显示,贝因美扭亏为盈主要依赖财务调整而非主营业务收入,其主营产品是奶粉和米粉的销售,营收分别同比下降了7.42%和17.33%,而其他类营收则同比增加35.5%。
野马财经查询财报发现,这部分营收主要依赖其房产和股权的转让。
财报显示,2017年下半年,贝因美开始售卖旗下29处房产,截止2018年底,卖出12套,总价4471万元,确认收益2629.46万元。目前还有17套在售。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贝因美靠着高峰时期买下的这些房产,在低谷时转手卖出,间接救了公司一命。
另外,贝因美还将旗下全资子公司杭州贝因美豆逗儿童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豆逗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杭州瑞祥实业有限公司,转让价1.66亿元。
不仅如此,因为豆逗公司地处良渚遗址文化保护区范围内,未来可能涉及拆迁,这也将是一笔不小的补助。
这么看,即使2019年贝因美主营业务依然没有起色,但是若在售房产和拆迁能款项可以到位,贝因美2019年还能再交出一份说得过去的财报。这次摘掉的帽子,暂时应该不会戴回来了。
“闪腰”自救
不过贝因美的摘帽之路也颇为坎坷。
2018年4月,收到退市警示后,贝因美创始人“坐不住了”。5月,53岁的谢宏便宣布重新出山。
在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这位已经退居幕后7年的昔日掌门人表示“上市公司闪了腰,我义无反顾回到奋斗一线”,谢宏认为“前面的战斗不会轻松,每一场都是硬仗,甚至会比贝因美刚起步时还艰难,我选择重新站出来担当,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份坚持的勇气、一份前进的引导、一份奋斗的依靠!”
谢宏的复出,对于贝因美而言好处也十分明显。一来谢宏本身就是商业奇才,二来再出山,对贝因美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鼓舞。
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任教,27岁创办贝因美。谢宏的每一步都比同龄人早,而贝因美的发展也如创始人谢宏一般,在乳业公司中总是领先一步。
贝因美1992年成立,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洗牌国内乳企时,贝因美是少数几家未受风波影响的企业。
2008年之后,贝因美由之前的不温不火进入发展的高速车道。到了2009年,其营收已经达到32.45亿元。两年后,贝因美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正是起高楼宴宾客之际,谢宏却在同年因病退居幕后。
谢宏退居二线后的前三年,贝因美业绩高速增长。2011年,其净利润是4.37亿元,到了2013年已经升至7.21亿元,营收是61亿元,这是贝因美发展的巅峰。
之后,贝因美的业绩开始下滑,一年不如一年,到了2018年,营收24.9亿元,已经不及当初的一半。2014年和2015年,贝因美盈利勉强过亿,到了2016年突然巨亏7.8亿元,2017年更是亏损9.64亿元,被上交所执行退市风险警示。眼看他楼塌了,贝因美急需自救。
重新了解贝因美情况后,谢宏形容公司为“内外交困”。至于产生这样的局面,谢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好比是一艘船,我确定了方向和路线,但掌舵的人不是我。风平浪静的时候相安无事,但遭遇大风大浪就会暴露问题。”
谢宏回来,同时带来的还有擅长营销的、具有多年跨国公司销售经验的包秀飞。两人联手,开始贝因美“闪腰”后的“自救”。
2018年,贝因美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壳摘帽。
在业务层面,谢宏提出“六大战略”即“重建渠道、重构体系、重造团队、重塑品牌、重溯文化、重树商誉”,同时配合这些战略,包秀飞提出:短期降成本增营收,中期提高运营能力、系统和团队,长期立足品牌建设。
新的战略实施半年,从年报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主营业务收入不升反降。对此,乳业分析师宋亮向野马财经表示,谢宏回归才半年,需要一个适应时间,2018年财报暂时还看不出谢宏回来对贝因美的影响,但等到2019年财报出来之后,一切就将见分晓。
兄弟拆台?
不过,如前文所述,贝因美在业务层面上的自救并不明显。但在资本层面,通过一系列的房产和股权转让,贝因美还是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其中,贝因美还中止了和二股东恒天然合作社集团(以下简称“恒天然”)签订的“达润协议”,部分缓解了贝因美产能过剩的问题。
然而福祸相依,在贝因美保壳摘帽成功的同时,和二股东恒天然的关系却在恶化。
就在发布财报的前一周,贝因美董事朱晓静从贝因美离职,朱晓静是恒天然派至贝因美的董事,目前恒天然在贝因美的董事还剩一位。朱晓静的离开,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恒天然正在逐步退出贝因美。但宋亮认为,不论是恒天然还是贝因美,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退出与否问题,而是贝因美摘帽之后提升股价。
2015年,贝因美还处在高峰时,恒天然以18元/股的价格,购买了贝因美18.8%的股份,当时的交易额是34.64亿元。目前,贝因美的股价不到8元,算下来,浮亏近20亿元。
这个时候,选择退出确实不是良机。但恒天然和贝因美的嫌隙早已有之。
早在2018年,恒天然的两位董事就表达了对贝因美的不满,在其2018年的业绩报告会上,来自恒天然的包括朱晓静在内的两位董事表示,“由于贝因美没有及时回复董事问询并向董事提供充分信息,因此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随后3月,在贝因美拟出售豆逗公司的议案中,两位董事也投了反对票。
如果这只是工作层面正常的流程,那么恒天然已经离职的CEO施耐德的公开喊话,就颇有深意了。施耐德在离职前就贝因美问题表示:“作为持股18.8%的股东,我们对公司(贝因美)没有直接的控制权,也未被允许分享所有关于贝因美的商业信息”。
而在贝因美发布将引入国资的公告后,也一度被市场人士解读为是要淡化恒天然对公司的影响。
对于未来是否会有新的董事介入贝因美,野马财经多次联系贝因美多个部门的多位相关人士,截止发稿均没有给予回复。
恒天然相关人士则给了野马财经一份《声明》,表示“由于安满品牌的销售与营销工作已重归恒天然管理,安满与部分贝因美产品形成竞争关系,可能给双方公司带来潜在的利益冲突。作为恒天然大中华区总裁,朱晓静女士因此决定辞去贝因美董事的职务......我们将与贝因美就替任董事的任命做进一步协商。蒲瑞安先生仍将继续代表恒天然行使在贝因美董事会的责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恒天然和贝因美暂时应该不会分家,一如宋亮所言,对于两家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都是“贝因美摘帽之后提升股价”。
近日,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贝因美”)公布2018年财报,报告期内贝因美(002570.SZ)实现营收24.9亿元,同比下降6.38%;净利润则达到了4111万元,同比增加103.8%。这也是继2016年和2017年的连续亏损后,贝因美首次扭亏为盈。
其实,整个2018年,贝因美的目标就是保壳摘帽。历经一年奋战,如今保壳成功、摘帽有望,贝因美又有了“奔头”。
加“贝”有望
2016年和2017年,因为净利润连续亏损,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贝因美的股票交易在2018年4月27日,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贝因美正式加入“ST家族”,其股票简称也由“贝因美”变更为“*ST因美”,而公司股票日涨跌幅由10%限制为5%。
随着昔日“母婴奶粉第一股”跌落神坛,2018年的业绩直接决定贝因美是否会被暂停上市。如今,财报出来,无论是贝因美的管理层和股东想必都可以缓一口气。
就在4月1日,贝因美已经正式向深交所提交申请,撤销其退市风险警示,意味着昔日的ST因美,将再次做回自己,重回“贝因美”。
不过财报显示,贝因美扭亏为盈主要依赖财务调整而非主营业务收入,其主营产品是奶粉和米粉的销售,营收分别同比下降了7.42%和17.33%,而其他类营收则同比增加35.5%。
财报显示,2017年下半年,贝因美开始售卖旗下29处房产,截止2018年底,卖出12套,总价4471万元,确认收益2629.46万元。目前还有17套在售。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贝因美靠着高峰时期买下的这些房产,在低谷时转手卖出,间接救了公司一命。
另外,贝因美还将旗下全资子公司杭州贝因美豆逗儿童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豆逗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杭州瑞祥实业有限公司,转让价1.66亿元。
不仅如此,因为豆逗公司地处良渚遗址文化保护区范围内,未来可能涉及拆迁,这也将是一笔不小的补助。
这么看,即使2019年贝因美主营业务依然没有起色,但是若在售房产和拆迁能款项可以到位,贝因美2019年还能再交出一份说得过去的财报。这次摘掉的帽子,暂时应该不会戴回来了。
“闪腰”自救
不过贝因美的摘帽之路也颇为坎坷。
2018年4月,收到退市警示后,贝因美创始人“坐不住了”。5月,53岁的谢宏便宣布重新出山。
在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这位已经退居幕后7年的昔日掌门人表示“上市公司闪了腰,我义无反顾回到奋斗一线”,谢宏认为“前面的战斗不会轻松,每一场都是硬仗,甚至会比贝因美刚起步时还艰难,我选择重新站出来担当,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份坚持的勇气、一份前进的引导、一份奋斗的依靠!”
谢宏的复出,对于贝因美而言好处也十分明显。一来谢宏本身就是商业奇才,二来再出山,对贝因美的企业文化也是一种鼓舞。
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任教,27岁创办贝因美。谢宏的每一步都比同龄人早,而贝因美的发展也如创始人谢宏一般,在乳业公司中总是领先一步。
贝因美1992年成立,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洗牌国内乳企时,贝因美是少数几家未受风波影响的企业。
2008年之后,贝因美由之前的不温不火进入发展的高速车道。到了2009年,其营收已经达到32.45亿元。两年后,贝因美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正是起高楼宴宾客之际,谢宏却在同年因病退居幕后。
谢宏退居二线后的前三年,贝因美业绩高速增长。2011年,其净利润是4.37亿元,到了2013年已经升至7.21亿元,营收是61亿元,这是贝因美发展的巅峰。
之后,贝因美的业绩开始下滑,一年不如一年,到了2018年,营收24.9亿元,已经不及当初的一半。2014年和2015年,贝因美盈利勉强过亿,到了2016年突然巨亏7.8亿元,2017年更是亏损9.64亿元,被上交所执行退市风险警示。眼看他楼塌了,贝因美急需自救。
重新了解贝因美情况后,谢宏形容公司为“内外交困”。至于产生这样的局面,谢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好比是一艘船,我确定了方向和路线,但掌舵的人不是我。风平浪静的时候相安无事,但遭遇大风大浪就会暴露问题。”
谢宏回来,同时带来的还有擅长营销的、具有多年跨国公司销售经验的包秀飞。两人联手,开始贝因美“闪腰”后的“自救”。
2018年,贝因美的主要任务就是保壳摘帽。
在业务层面,谢宏提出“六大战略”即“重建渠道、重构体系、重造团队、重塑品牌、重溯文化、重树商誉”,同时配合这些战略,包秀飞提出:短期降成本增营收,中期提高运营能力、系统和团队,长期立足品牌建设。
新的战略实施半年,从年报来看,效果并不明显,主营业务收入不升反降。对此,乳业分析师宋亮向野马财经表示,谢宏回归才半年,需要一个适应时间,2018年财报暂时还看不出谢宏回来对贝因美的影响,但等到2019年财报出来之后,一切就将见分晓。
兄弟拆台?
不过,如前文所述,贝因美在业务层面上的自救并不明显。但在资本层面,通过一系列的房产和股权转让,贝因美还是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其中,贝因美还中止了和二股东恒天然合作社集团(以下简称“恒天然”)签订的“达润协议”,部分缓解了贝因美产能过剩的问题。
然而福祸相依,在贝因美保壳摘帽成功的同时,和二股东恒天然的关系却在恶化。
就在发布财报的前一周,贝因美董事朱晓静从贝因美离职,朱晓静是恒天然派至贝因美的董事,目前恒天然在贝因美的董事还剩一位。朱晓静的离开,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恒天然正在逐步退出贝因美。但宋亮认为,不论是恒天然还是贝因美,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退出与否问题,而是贝因美摘帽之后提升股价。
2015年,贝因美还处在高峰时,恒天然以18元/股的价格,购买了贝因美18.8%的股份,当时的交易额是34.64亿元。目前,贝因美的股价不到8元,算下来,浮亏近20亿元。
这个时候,选择退出确实不是良机。但恒天然和贝因美的嫌隙早已有之。
早在2018年,恒天然的两位董事就表达了对贝因美的不满,在其2018年的业绩报告会上,来自恒天然的包括朱晓静在内的两位董事表示,“由于贝因美没有及时回复董事问询并向董事提供充分信息,因此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随后3月,在贝因美拟出售豆逗公司的议案中,两位董事也投了反对票。
如果这只是工作层面正常的流程,那么恒天然已经离职的CEO施耐德的公开喊话,就颇有深意了。施耐德在离职前就贝因美问题表示:“作为持股18.8%的股东,我们对公司(贝因美)没有直接的控制权,也未被允许分享所有关于贝因美的商业信息”。
而在贝因美发布将引入国资的公告后,也一度被市场人士解读为是要淡化恒天然对公司的影响。
对于未来是否会有新的董事介入贝因美,野马财经多次联系贝因美多个部门的多位相关人士,截止发稿均没有给予回复。
恒天然相关人士则给了野马财经一份《声明》,表示“由于安满品牌的销售与营销工作已重归恒天然管理,安满与部分贝因美产品形成竞争关系,可能给双方公司带来潜在的利益冲突。作为恒天然大中华区总裁,朱晓静女士因此决定辞去贝因美董事的职务......我们将与贝因美就替任董事的任命做进一步协商。蒲瑞安先生仍将继续代表恒天然行使在贝因美董事会的责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恒天然和贝因美暂时应该不会分家,一如宋亮所言,对于两家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都是“贝因美摘帽之后提升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