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 红牛最大“竞争对手”,20年增长700倍,如今与可乐对簿公堂

2019-03-26 发布
中国市场持续亏损、母公司可口可乐又打算“卸磨杀驴”;20年增长700倍的“红牛杀手”——魔爪饮料(Monster Beverage)的未来,越来越难以参透了。

业绩隐忧


在近二十年的美股市场中,魔爪饮料公司(Monster Beverage Corporation,以下简称:魔爪饮料)可谓风头一时无两,以68000%的增长率,远远抛开了同期增长40%的可口可乐以及200%的百事可乐。在超越预期的2018年业绩报告发布后,魔爪的股价在当日盘后交易中上涨约7%。截至上周五收盘,2019年魔爪饮料的股价上涨了23%,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9.4%的两倍多。

日前,魔爪饮料公布了2018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该公司2018财年实现营业收入(Net Sales)38.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实现净利润(Net Income)9.9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魔爪饮料第四季度销售额达到9.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净利润为2.39亿美元,同比增长18.8%。

然而,魔爪饮料的毛利率从2017年的63.5%下降至2018年的60.3%。该公司的经营利润率从2017年的35.6%下降至2018年的33.7%。其利润率受到投入成本和运费上升以及不利的地域销售组合影响。尽管它在去年11月提高了某些饮料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上升的影响,但由于成本上升,依旧会对2019年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小的压力。

在与上述业绩有关的投资者会议上,魔爪饮料董事长兼CEO萨克斯(Rodney C. Sacks)表示,“2018财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全年的净销售额受魔爪品牌饮料的增长推动,我们也将继续在新的地域市场推出魔爪能量饮料” 。

报告显示,国际增长在魔爪饮料的整体收入增长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第四季度,魔爪饮料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已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近30%。

食品君留意到,魔爪饮料在随后召开的投资者和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公布了其部分国际市场的销售数据。不过,中国市场在第四季度亏损310万美元。

对此,魔爪饮料副主席兼总裁希尔顿·施洛斯伯格(Hilton Schlosberg)表示,魔爪在中国的盈利尚需要更多时间,本季度在中国的亏损情况符合公司的预期。“我们在中国主要的连锁门店看到了很多我们称之为’绿芽’的产品(即有潜力的产品),和红牛相比,我们每个门店的销量都非常可观。”

对于2018下半年推出的无糖版“白色魔爪”,CEO萨克斯表示,其上市后三个月的销量呈稳步上升,而且并没有蚕食传统黑绿罐魔爪的市场份额,对公司而言是一个积极信号。“2018年第四季度,我们在中国市场推出了新品Monster Ultra Light,不但为我们40个重点城市和客户扩大了货架空间,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魔爪面向年轻消费者的目标。”

萨克斯还透露,在现有两款产品的基础上,魔爪2019年第二季度将会在华推出果汁碳酸功能饮料“Mango Loco”,以进一步创新。

腹背受敌


虽然业绩亮眼,股价开花,但资本圈却并不看好这样的持续增长,甚至预测魔爪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原因是,虽然在过去20年里,魔爪的股价实现了近700倍的增长,但自去年1月创下70多美元的历史新高后,至今未能重回高峰,甚至下滑了17%。

对此,富国银行(Wells Fargo)分析师赫尔佐格(Bonnie Herzog)认为,来自竞争对手的施压已经开始对魔爪饮料的业绩造成影响。他表示,过去几周魔爪饮料在美国的销售额和销量增速都在放缓,根据尼尔森截至3月9日的全渠道数据,魔爪饮料在过去12周的总体销售额增长了6%,但在过去四周下降了1.6%,其中上周下降了3.4%。

与此同时,魔爪饮料的平均售价却在过去四周内上涨了6.3%,销售量却下跌了7.4%。也就是说,支撑上述销售额增长的,是终端售价的大幅提升,而销售量的下滑,则被忽视了。

事实上,在美国市场上,除了传统“巨头”红牛以及巨星(Rockstar,北美市占率第三的功能饮料)外,新兴品牌“Bang”,也给魔爪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这个在北美大热的功能饮料品牌,由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运动营养公司VPX于2012年推出,是近年来美国增长最快的能量饮料。尼尔森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9日的一周内,销售额增长为令人惊讶的879%。由于Bang的增长,魔爪饮料在七天内损失了超过4%的价值份额(value share),降至41%;而Bang在美国能源饮料类别中的价值份额已经高达8%。

而在赫尔佐格看来,如果像百事(PepsiCo)这样的大公司收购了Bang,将给魔爪饮料制造更多麻烦。

另一方面,即便是魔爪饮料自身的大靠山——可口可乐,如今的它有了“卸磨杀驴”的野心。

此前,可口可乐在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公司准备推出“可口可乐能量饮料(Coca-Cola Energy)”和“可口可乐无糖能量饮料(Coca-Cola Energy No Sugar)”两款新产品。

如果可口可乐决定推出能量饮料,将与魔爪饮料的产品产生直接竞争,这同时违反了双方在2015年签下的协议。协议除了可口可乐拥有魔爪饮料在不同地区的市场分销权、利用公司的渠道帮助其销售;双方也进行了业务转移,可口可乐将旗下Ultra、Relentless等能量饮料产品线转移给魔爪,而魔爪则把旗下的柠檬茶、苏打水等非功能饮料品牌转移给了可口可乐。

不过,上述协议也存在例外的情况。而“例外”的模糊之处在于,可口可乐认为新功能饮料是其可乐家族的新成员,新品的卖点和目标客群都与魔爪不同,因此不会影响魔爪原本的消费者。而魔爪对此表示反对,“可口可乐开发了两款他们认为是可乐品牌下的功能饮料,而我们觉得这一理由并不成立”,萨克斯说。

对此,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已经将该分歧上报仲裁小组,寻求解决方案。这个机制也是当初与魔爪饮料签订协议时设定的。”

受仲裁流程影响,可口可乐功能饮料的上市时间可能拖到今年4月之后。而在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这一消息之后,魔爪饮料当天股价下滑了10%。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也出现轻微下滑。

一业内人士表示,魔爪能在全球多个主流市场收获可观的市场份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垄断了可口可乐在功能饮料品类上的分销渠道。如果可口可乐通过仲裁获得在自有渠道销售功能饮料的权利,那么,对魔爪而言,其将会成为比红牛(Red Bull)和巨星更危险的竞争对手。

毕竟,可口可乐手上有魔爪所有销量的详细数据,在魔爪已经取得成功的地方复制其成功并非难事,而魔爪自身“很有可能从内部瓦解”。

“小”而“不美”


如果说魔爪在世界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上“隐患险于明火”,那在中国市场就可谓是“一直沉沦,从未抬头”。

在魔爪进入中国的前两年里,销量究竟几何,少有数据披露。不过,在最近两次的季度报告发布后的投资者和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魔爪饮料公布了在中国的财务数据。加上第三季度290万美元的亏损,2018财年下半年魔爪总计在中国市场亏损600万美元。也难怪富国银行分析师认为魔爪在华表现“非常疲弱”。

2016年,魔爪借道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由太古和中粮提供本地化生产,中粮旗下中国食品承担魔爪的分销,魔爪在中国建立了团队负责营销工作。无论在品牌、渠道、还是营销上,魔爪的起点都相对占有优势。

事实上,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魔爪也确实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德银在2017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魔爪在亚太地区销量强劲,公司对其在中国的增长潜力持乐观态度。

不过,这一良好发展态势,却在不久之后遭遇了重大挫折。中金公司调研报告显示,魔爪入华首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元人民币,和其对手红牛相去甚远。

而这,无疑让企图将红牛拉下马的魔爪很是尴尬。魔爪从一开始就直接对标红牛,包括制定“焦点陈列紧贴红牛”“零售价格与红牛保持一致”与“充分利用渠道工具”的策略。但上述渠道策略,在可谓糟糕的本土化营销动作下,收效甚微。

虽然有可口可乐的合作伙伴为魔爪提供生产和渠道支持,但产品的营销推广依旧由魔爪团队负责,而这个团队显然还不太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

魔爪在欧美地区擅长通过Twitter、 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社交平台的推广方式。在中国,魔爪选择一线市场,卖场和连锁便利店作为主渠道显然是对的,让年轻人,时尚人士带动其他人群消费,让一线市场带动二三线市场的发展,实现人群和市场的突破。

不过,魔爪缺乏在电视广告、主流媒体广告、网络广告上的露出,目前的推广仅在比较小众的场合传播,比如音乐、街头、极限运动、潮流圈、嘻哈圈等。对国外流行文化有着热爱的年轻消费者,会是魔爪的消费者,但是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魔爪可能还是陌生的。

一业内人士表示,功能饮料是个高度营销化的品类。虽然市场需求很强。但可替代的选择非常多,一旦企业在市场和营销策略上出现失误,被消费者果断抛弃也是很容易出现的情况。

魔爪正是犯了这个错误,将在美国运用得当的某些市场策略套用到中国来。毕竟,个性化以及亚文化的驱动力太弱,对消费品,特别是快消品而言,冲动性和及时性c端消费占据主导,往往在个性化和社群营销上会处于劣势。因此,魔爪在中国市场遭遇困境也是必然的。

魔爪目前似乎也在积极调整其在中国的市场策略,计划将货品铺到加油站等销售渠道,也愿意同一些刚需用户群体进行接触,探知他们的需求。魔爪在美国走的情感路线并没错,但是否可以用在中国市场还需仔细研究,相应的目标用户群体定位也应得到重新审视。其产品策略也应更多考虑本地化因素,在这一点上美国文化不可能高于一切,应该是中国本土文化习惯引领需求。

虽然魔爪饮料CEO和总裁在第四季度投资者大会上均表示对中国市场持积极态度,并做好长期亏损以培育市场的心理准备。不过从当下来看,仅靠一个果汁,魔爪在中国市场还很难完成自我救赎。对于线下的旺区,旺点覆盖,线上的推广,精准营销,社群的裂变,魔爪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评论
推荐图文
最近来访
联系我们
沙汉林
13301586619
shl@hotofood.com
展位预定/展会活动
张丽娜
17706531059
zln@hotofood.com
媒体合作/展会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