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深陷食品质量漩涡 皖新传媒“放弃”收购逃过一劫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被爆出食品质量丑闻,从3月12日至今引发大批家长关注。今日早间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官方微博通报称,部分学生家长反映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食堂食品质量问题,温江区市场监管局已对食品原料封存并送检,结果将及时反馈家长,并根据检测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作为民办教育大省的四川,K12民办学校天立教育、博骏教育,民办高等教育集团希望教育、成实外教育、新华文轩纷纷实现了赴港上市,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也曾差点登陆资本市场。皖新传媒(601801.SH)也正是去年5月份“放弃”了对成都七中实现学校的收购,从而躲过一劫。
神秘的四川德羽
3月13日下午财联社记者赶赴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现场,据家长反映,学生每月给学校上缴600元的生活费,除了食堂的食材中很多冻肉、速食食品之外,发霉和过期的食物也悄悄的进入了学生的餐桌,很多学生近期身体不适引起家长关注才使得食堂问题暴露。据悉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是外包给一家名为“四川德羽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德羽”)的企业。
工商信息显示,四川德羽成立于2015年4月20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实缴资本1000万元,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吴春雷,吴春雷作为大股东持股85%,吴攀持股15%。另外,四川德羽2017年12月25日认缴100万,占股100%,成立四川德雅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吴攀任法人代表。
此外吴春雷还曾在四川众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众呈”)任职并参股,众呈投资法人代表王明东。根据工商变更记录可以发现,李勇曾经是四川德羽股东,2018年11月15日退出股东。据天眼查数据还显示,李勇目前担任四川宏学教育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曾担任四川弘学教育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吊销)法人代表。
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获悉,四川德羽创建于2009年,前身是“四川众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四川宏学教育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合并重组为现在的四川德羽。现在服务的学校和企业单位共有30余所,服务学生10万余人。四川德羽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服务的学校还包括成都树德中学、成都七中、广元中学等20多所中学名校。
那么四川德羽究竟是如何拿下这么多“名校”的后期服务管理业务的?背后究竟还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相信随着事件的发酵谜底会慢慢被揭开。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原本是成都冠城集团下面的高达投资100%控股的,和成都七中合作的一个私立学校。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操场等固定资产属于高达投资,而“七中”“七中实验”等名号以及教学科研成果等等都属于七中。
皖新传媒逃过一劫
根据此前2005年高达投资与成都七中签订《合作协议》,由高达投资委托成都七中在自2003年8月1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止的二十年合作期内对实验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目前,该校有在职教职员工800余名,含成都七中目前派遣的2名管理干部及5名教师。按照目前协议,七中的名号可以使用到2023年。
该校高考本科上线率一直在9成左右,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内外名校。2017年4月28日,皖新传媒宣布联合皖新金智共同出资12.69亿元购买高达投资65%股权。其中,上市公司皖新传媒拟出资5.86亿元,旗下皖新金智拟出资6.84亿元。
在此次收购前,高达投资共计包括三大股东,西藏圣蓉希望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藏圣蓉”)持股90%、成都高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达地产”)持股7%、成都冠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城投资”)持股3%。
三大股东眼见就要实现上市梦之际遭遇正牌七中的“维权”,2017年5月23日成都七中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维权声明,依法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成都七中表示,根据与高达投资签订的《合作协议》的约定,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固定资产归高达投资所有,“七中”、“七中实验”以及成都七中实验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等软件资源属于成都七中所有。
在四川境内,成都七中家喻户晓,其前身是1905年由墨池书院和芙蓉书院合并创立的成都高等小学堂,1952年正式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00年,成都七中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该学多次名列由国内外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著名中学排行榜前十位。
成都七中声明指出,该校与皖新传媒、皖新金智没有合作关系,高达投资向皖新传媒、皖新金智转让股权涉嫌侵犯成都七中相关权益,受此影响,皖新传媒于去年5月29日公告称终止对成都七中举办方高达投资65%股权的收购。从当时披露财务数据上看,2016年高达投资及子公司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营业收入为1.93亿元,实现净利润8673万元,是比较优质的教育资产。但随着本次事件的发酵,其未来资本市场之路或许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