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今日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圆人团圆,思念渐圆满
正值中秋佳节
瑞城文化传媒集团总裁王永祥
携全体员工,祝广大客户
中秋团圆合家欢,生意兴隆万事顺!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以月之圆寓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和幸福。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代已有皇家祭拜月神,民间庆祝丰收的活动。
直到唐朝初年,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宋朝开始盛行,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
后羿回家寻妻不得,心痛不止,对月急呼,此时皎洁的月亮上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几千年来,随砍随合,永无止境。
中秋·风俗
赏 月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人们便会摆出果品,赏月畅谈。
吃月饼
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相传,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仅次于元宵灯节,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中秋·品诗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折桂令·中秋
元·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同时,作为节日福利,
小编也特地为大家奉上
瑞城2019春季展会规划,
精彩不容错过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