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 夹缝中的生存?意大利咖啡这样打响求生之战

2018-10-17 发布
 身为咖啡“精神故乡”意大利的行业巨头们,目前正面对着包括星巴克、雀巢等跨国企业的正面竞争。不过,他们似乎找到了被收购以外的新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181017193910

 

不久前,美国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在米兰开出了首店(上图),而雀巢也传出看上了illy(意利)的消息

 

在雀巢和星巴克等巨头的“夹击”下,意大利咖啡中最为知名的两个品牌——Lavazza(拉瓦萨)和意利正展示出超强的“求生欲”。有意思的是,相比起固守本土阵地,这一反击却更多是“走出去”扩张地盘。例如在全球层面,意大利咖啡品牌正在加速国际化的步伐,其中就包括对中国市场的渗透。


 

收购

 

Lavazza侧重于通过收购的方式来布局在本土之外的全球关键市场。

 

本月初,Lavazza宣布以约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含债务)的价格收购了玛氏饮品的咖啡业务。这桩交易主要涉及玛氏饮品在办公室的咖啡服务、咖啡产品,以及咖啡贩售设备品牌Flavia和Klix等。


 

由此,该公司一举拿下了玛氏在北美、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的咖啡业务,包括其相关系统及其在英国和美国的生产设施。不过,中国市场并不在其列,相关咖啡业务目前仍归玛氏饮品所有。该交易预计将于2018年底完成。

 

很显然,Lavazza看中的是玛氏在办公室细分场景的资源和积累。欧睿国际分析师表示,玛氏饮品专注于将自动售货机引入办公室场景,这笔交易使Lavazza的咖啡业务多元化,切入B2B办公室场景。


Lavazza旗下的产品

 

“此次收购提升了Lavazza集团在办公室咖啡服务和自动售货系统的地位,为公司增长和发展提供了大量机会。”Lavazza的首席执行官Antonio Baravalle评价该交易称,此次收购完全符合该公司的国际扩张战略,符合增强核心市场表现的目标,同时与终端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

 

事实上,在过去3年中,Lavazza不断地让自己变得“更大”。它进行过多笔交易,疯狂揽入了一众咖啡品牌,包括法国的Carte Noire与ESP、丹麦的Merrild、加拿大的Kicking Horse Coffee,以及澳大利亚的Blue Pod Coffee。

 

结盟

 

另一意大利咖啡巨头意利也不甘落后。

 

与Lavazza的直接收购不同,意利为自己的“全球扩张”找了盟友。本月早些时候,意利宣布与由JAB与亿滋控股的JDE达成咖啡胶囊特许经营协议,JDE将获得意利咖啡的全球生产及分销的授权许可。


意利咖啡胶囊系统

 

有意思的是,JDE为意利生产的咖啡胶囊将适用于雀巢的奈斯派索咖啡机(意利现有的咖啡胶囊仅与自有品牌的咖啡机匹配)。

 

意利的目标是在意大利以外地区实现增长,由于雀巢咖啡机目前在欧洲占据了十分强劲的市场地位,与奈斯派索咖啡机匹配的咖啡胶囊将能为illy开拓更广阔的欧洲市场。

 

“在咖啡胶囊方面,像illy这样的独立企业很难不与大公司达成某种交易。”彭博日前引述欧睿国际的高级饮料分析师Matthew Barry说, “最大的咖啡胶囊系统全部被雀巢或JAB控制了。”

 

根据协议,JDE将在2019年上半年开始在全球市场上销售illy品牌的咖啡胶囊。JDE负责零售渠道的分销,而意利仍负责咖啡胶囊在意大利及其它渠道的分销。这一分工旨在最大化意利全渠道的协同效应。


 

此前,曾有传言称雀巢与JAB欲收购意利意利咖啡主席Andrea Illy表示:“我们拒绝出售公司,因为意利的商业模式是一家独立公司,而我们所有的投资都着眼于长期发展。”目前,Lavazza和意利这两家公司均由创始人家庭控制。

 

优势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剔除咖啡店出售的咖啡,雀巢约占全球现磨和速溶咖啡市场的近四分之一,遥遥领先;JAB排名第二,约占10%;意大利最大的咖啡生产商Lavazza和星巴克紧随其后,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5%。

 

但除了零售渠道,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还拥有超过25000家门店。近年来,JAB也迅速扩张,花费超过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75亿元)陆续收购了Keurig Green Mountain,Peet’s和Stumptown等咖啡品牌。


 

面对咖啡大战的升温,意式咖啡品牌想要“逆袭”也并非没有优势。

 

《华尔街日报》日前引述分析师Silvia Zucconi表示, “他们相对于跨国公司(指的是雀巢和JAB)的巨大优势在于他们是意大利的品牌,这对咖啡非常重要。 Espresso被视为意大利产品,代表意大利制造。”

 

也许你不知道,不仅是Espresso,连现在正当红的“咖啡胶囊”的雏形也正是起源于意大利的意利


1934年,意利的创始人Francesco Illy想出了一种方法,用加压容器包装咖啡,使其保持新鲜。1935年,他发明了第一台自动咖啡机。1974年,意利成为第一家销售“咖啡囊”的企业,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制作单杯浓缩咖啡。

 

差异

 

以Lavazza为代表的意式传统咖啡文化,与以星巴克为代表的美式现代咖啡文化其实是截然不同的。

 

在意大利语里,Espresso就是“快速”的意思,caffè就是咖啡。你在意式咖啡馆见到的菜单大都很简单,只有三个选项在Espresso的基础上稍作变化。

 

在意大利,不仅咖啡师出品非常快,消费者喝起来也极其迅速。人们通常在吧台边稍等片刻就能拿到一杯新鲜的Espresso,随即一饮而尽,付钱走人。很重要的一点是,价格也十分便宜(注:星巴克在意大利的定价比当地咖啡馆普遍要高)。


 

星巴克则是另一个画风。这家咖啡连锁关于“第三空间”的提法已经广为人知了,其将咖啡门店视为家和办公室以外的最佳休闲去处或聚会场所,在咖啡饮品外,十分注重门店体验和氛围。

 

此前媒体报道引述的一位意大利网友的发言,很形象地说明了两者咖啡文化的不同:“谁会为了喝咖啡去星巴克啊?试想一下去意式咖啡馆写论文写邮件,你要被‘哈?你要我们wifi密码干嘛’ ‘还要点什么吗?你在这坐了20分钟,只点了一杯卡布奇诺’这些话给烦死。”


 

在中国,消费者的咖啡饮用习惯则几乎是由雀巢和星巴克培育起来的。最近,通过外卖的便捷性,连咖啡和瑞幸咖啡等“互联网咖啡”也开始影响着消费者的咖啡购买习惯。

 

相较之下,Lavazza和意利等意大利咖啡品牌在大众中的存在感则非常弱。它们基本做的是B2B的生意,为咖啡馆、酒店或餐厅提供咖啡豆/粉。不过,意利和Lavazza近年来也开始在中国加码C端业务了,包括在天猫上开出旗舰店。

 

去年5月,意利还在杭州开出了一家“新形象”店,售卖意式咖啡、轻食、咖啡鸡尾酒,以及艺术典藏杯和咖啡机等。据媒体报道,它还计划在上海、北京和大连等高线城市陆续开出这样的店铺。


 

在这之前,尽管和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差不多长,但该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只有4家意利意曼多品牌店。

 

在被星巴克赌上未来的中国市场,以意利和Lavazza为代表的意大利咖啡品牌想要逆袭还有很长很长一段路。至少中国消费者未必会因为“意大利制造”买单。

评论
推荐图文
最近来访
联系我们
张丽娜
17706531059
zln@hotofood.com
展会媒体合作/展会社群
郑佳林
13186974300
zjl@hotofood.com
展会媒体合作/展位预定
沙汉林
18918114485
shl@hotofood.com
网络营销/电商运营